缩短流程的小设计

最近搬家了。住的地方在小区深处,从马路边的小区大门进去,要走过一片区域,穿过中间的另一个大门,来到另一个区域,才能走到那栋楼。这真是一段挺长的路程。

走了几天,有一个奇怪的感觉:进去时花的时间比出来时的时间要多

同样的路程,为什么两个方向给我的感觉所花时间不一样呢?

我仔细回想,我在行进过程中,不自觉地把中间的一个大门当作了一个里程碑,当我到达那道门的时候,就觉得走了一半了。而实际上,那道门并不在整个路程的中间,而是更靠近所在的楼,离马路边的大门要更远一些。

那也许可以武断地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某一过程的前一阶段耗时比后一阶段耗时要少,那么就会让经历此过程的人感觉过程比较短,反之,前一阶段耗时多于后一阶段,则整个过程就会被感觉长

在网站设计中,会有很多的过程,需要设计得尽量短,至少要让用户感觉短。比如一些优秀网站的注册过程,从开始注册到能够登录使用要经过两个阶段:

  1. 填写Email、密码等
  2. 到邮箱中点击确认链接

用户感觉到注册流程的短,就是因为完成第一阶段很快。而第二阶段耗费的时间虽然多一些,却一般会被用户忽视。

所以为了把流程设计的尽可能短,就应该把前一阶段设计得比后面的阶段更快更容易完成。

      WEB前端开发简述

      之前提到过WEB前端设计简述,而WEB前端开发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进行的一系列实现工作。

      在用户使用网络软件的时候,用户并不关心自己的输入是如何与远程的服务器产生互动,而只关心接收到的信息是否正确与快捷;但作为开发者,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和信息的处理却是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传统的网络应用程序,采用提交-信息上传-服务端处理-信息下载-直接显示的流程来实现软件的所有功能。也就是说,在用户使用的客户端只进行信息的采集(用户输入或者选择命令)和显示最终的信息,而数据的处理(包括过滤、存储、查询直至最后的格式化)都在服务器端完成,这样的流程导致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运算量严重失衡,服务器承担着沉重的运算量,客户端却闲置着等待服务器的回应。当然,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一定是属于服务器的分内职责,但是信息在采集阶段的过滤和最后阶段的格式化等等,其实完全可以在客户端进行。如果应用程序采用后者的思路,那么服务器的运算压力将大大减少,而把这些运算过程迁移至客户端后,与服务器进行的数据交换量减少了,服务器运算的时间减少了,那么用户看到的结果就是整个过程的时间缩短了。

      在客户端进行逻辑处理,便是WEB前端开发的主要工作了。前端开发使用的就是客户端脚本语言,最具权威的就是博大精深的JavaScript。

      WEB前端设计简述

      WEB前端设计是对网络应用程序(网页)直接与用户交互的界面进行设计。

      几乎任何一个网络程序根本上都在解决用户与服务器的数据交换问题。在此过程中,用户希望面对的是更简单易懂、更容易操作、更高效率和更“好看”的界面。无论程序背后的功能多么强大复杂,或是简陋单调,用户对界面的要求却都一样。

      WEB前端设计是从用户体验和程序功能两个角度共同入手,目标是创建出让用户和程序功能都满意的界面。主要包括交互流程设计、视觉设计、技术实现等。

      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可避免的,WEB前端设计的要求更高了,涉足的领域也更广了。